街知巷聞﹕站在柴灣道 細味日常故事-A+A明報 – 2011年12月11日星期日上午5:54寄給朋友列印【明報專訊】明報大廈位於柴灣,我卻極少注意這個地區。上班下班匆匆而過,不是老舊公屋就是工廠大廈。翻開柴灣的歷史,過往數十年來,追趕着柴灣發展的都是居住和就業需求,「里程碑」不外乎幾幾年建了XX邨、幾幾年又拆了XX邨再重建,某年開始引進工業,某年填海某年建成某道路……一切都順着城市整體的步伐來,既不領先亦不對抗。主題除了生存與工作,就是疾病(醫院)與死亡(墳場),最基本不過。然而,柴灣的地理位置其實很美;三面環山的谷地,水源豐富,盛產木材。位於港島東盡頭,從前卻稱為「西灣」。原來在東區聚居的客家人常到此砍柴,客家話中的「柴」字近似粵音「西」字,故被誤讀多年,也曾出現「Sai Wan」的英文舊稱。後來柴灣終於獲正名,但東邊的「小柴灣」卻繼續被叫做「小西灣」,沿用至今。長命斜見證柴灣變遷香港開埠以前,柴灣只有30名客家村民,1891年增加至208人,一直種田打魚為生。殖民政府在港島區的規劃以中環、灣仔為發展中心,電車只鋪到筲箕灣,以鯉魚門為軍事門戶,設置軍營和炮台(成為今日的香港海防博物館);鯉魚門以東的柴灣,無險可守,無車路可達,荒蕪得吸引了香港童軍總會於1925年建立營地,老街坊稱該小山坡為「童軍山」,位置就在今日港鐵站旁的柴灣公園。1950年代以前,柴灣連巴士也不到。對外的唯一路徑,是柏架山與柴灣坳的夾縫間、有長命斜之稱的柴灣道。但當時的柴灣道甚為狹窄,唯一一條來往灣仔的8號巴士線,只能駛至現時東區醫院洗衣房的位置,居民再自行步入柴灣。50年代開始,內地難民大量湧港,市區居住空間不足,部分貧苦家庭選擇落戶於柴灣這邊陲之地。大片木屋、寮屋,由山腰一直伸延至海邊。1968年,柴灣人口增至8萬人。小城小事 一切來得踏實柏架山下的故事,不像對岸的獅子山那樣激動人心。1959年木屋區被清拆改建成27幢徙置大廈,70年代開始徒置區又陸續改建成公共屋邨,同時興建工廠大廈提供就業機會、擴闊道路改善交通,直至80年代地鐵通車、東區走廊啟用,柴灣居民仍是自成一隅地默默生活着,一直沒發生什麼轟烈的大災難或大事件。日常生活裏每遇到柴灣人,聽他們談起「我細個在柴灣大的……」,語氣並不特別自豪,卻總是愉快,底子裏是踏實的、關於家的回憶。a. 羅屋民俗館柴灣早期的木屋平房都已清拆,唯一保留下來...
My blog is comprised of different portion reading of which are copied and pasted to make the journey of live.
Comments